既然拖延無法避免,那就好好利用吧!


圖片來源:StockSnap

編輯/陳佩祺

拖延是人們的通病,遇到我們不想做的事情,想要拖延是正常的,雖然重要事情不適合拖延,但其實有方法的拖延對我們是好的喔。

以下是此篇作者Joe Sterf分享他學會與拖延這個習慣和平共處後學到的幾點。

我們永遠都在拖延事情

一天就只有24小時,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拖延其實是無法避免的。例如,假設你正在處理一份很重要的專案,這攸關你的升遷,所以你必須全心全意,而同時你有一本一直很想看的書。但最近一個禮拜你都在忙專案而完全沒動那本書,所以其實你一直在拖延去看那本書,因為你認為先把專案完成比較重要。這也讓Joe明白兩件事:

1. 我一定會拖延到某些事情

2. 其實不一定要所有事情都馬上去處理

有了這個認知,Joe開始學會將拖延應用在遠程規劃,每當他想到什麼可以寫在部落格的東西,他會先記錄下來,而不是馬上開始用一天或甚至一個禮拜的時間把文章完成。這樣雖然他要做的事情變多了,但他可以把這些事排在比較空閒的時候,才不會一件事沒做完又要趕著做另一件事。

有計畫性的拖延如何運作?

不相信Joe的話,來看看John Perry,一位史丹佛的哲學系教授所寫的書吧,他說,當我們拖延時,我們其實還是有在做其他事的,比如說上網、看電視等,只是我們不想去做一些比較重要的事罷了。所以一般人會想,那我就把要做的事減少就好了,這個想法其實是錯的,我們要做的是重新排列事情的先後順序,而不是一直將事情刪除。

於是,Joe照著Perry的建議,將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排到後面,再將一些看似急迫或重要(其實沒有)的事情放前面,這樣依照人們的天性,我們會拖延前面要做的事,所以也就自然會去完成後面的事項了。例如:要將衣櫃整理好才有空間放更多東西。你可能告訴自己要在月底前完成,所以把這件事擺在很前面,但每次一想到要清理那一堆衣服,你就懶了,所以寧願跑去做後天要交的報告,這樣不是剛好讓你完成應該比較重要的事嗎?

這種將事情顛倒排的做法,對Joe來說是有用的,但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用喔,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不要再讓拖延成為你的藉口。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

預設圖片
職場家編輯
文章: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