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這五種求職迷思,成為你的阻礙!

 
(圖片來源:148114704@N05)

編輯/蕭譯婷

許多職場工作人在求職時,都會聽取身邊親朋好友的建議。長輩們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的經驗、人脈網絡所能提供的機會與專業見解,對於找一份理想工作而言將是有所助益的,他們也都是為了你好。不過如果你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將別人所給的建議全盤接受的話,某些錯誤的迷思或觀念,可能會造成阻礙了你的職涯發展!

因此,《Fast Company》撰稿人並任職於勞動市場研究機構Glassdoor Economic Research的Emily Moore ,整理了Work It Daily網站的創辦人J.T. O’Donnell所提出的以下五個在職場工作人之間口耳相傳,但其實正確性不高的錯誤迷思,以專家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觀念並探索真實狀況。

迷思一:你至少必須在一間公司待上___年

許多職場前輩會說:「不要太常換工作。否則老闆看到你的履歷時,會覺得你是個沒有定性的人。」所以有些職場工作人,即使很早就發現這份工作並不適合自己,仍然會選擇撐到半年至一年後,才離職或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但事實上,誕生於1980年與2000年之間的千禧世代在大學畢業之後,平均每十年換四份工作,這和他們的上一代相較,換工作的頻率高了一倍。而情況會如此的原因在於,換新工作比起待在同一間公司,是一種晉升機會更快、薪水漲幅較高的管道。因此,如果你對於現在的工作狀況極為不滿意,你並不需要強迫自己留下來,畢竟人生苦短。

迷思二:你必須盡自己所能地投更多履歷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在你獲得最理想的工作之前,你必須不斷尋找可能的機會、投遞履歷至不同公司,但你所要知道的是:投遞履歷的次數,並不一定會和被公司所錄取的機率成正比。與其盲目地亂投履歷,結果卻大海撈針,不如「聰明地」只選擇自己有興趣且符合個人特質與經歷的工作機會。不過,我們該如何找出這些職缺並申請呢?你可以從人力銀行網站上,挑選出十個你最想投遞的公司企業,並自問:這些公司的共通點在哪裡?如此一來,你挑選工作機會的模式將會逐漸成形,無論這些公司是勇於創新、提供高品質服務、或是善盡社會企業責任,你都可以從中更了解自己在工作上的價值觀,並將大多數精力與時間放在這些適合你的工作機會之上。

迷思三:履歷最好只有一頁

許多職場工作人會擔心冗長而無重點的履歷,會使自己立刻被人資部門的主管給刷掉,因此選擇把簡介、個人經歷、專業能力甚至自傳都擠在一張A4紙中。但事實上,如果是排版擁擠、字體過小,而且內容過於簡化的一頁履歷,反而無法抓住人資主管的目光,倒不如製作一份有適當留白、描述簡潔但有重點的多頁履歷,才能讓審核履歷的同仁看得舒服。

迷思四:自薦信應該針對履歷內容作總結

許多職場工作人在撰寫「自薦信」(Cover Letter)時,都會重複地將履歷中所涵蓋的內容進行總結,但其實這樣一來,你只是在浪費自己與人資主管的時間罷了。真正有用的自薦信,其實應該進一步地去展現職場工作人對於公司的了解與熱情積極的態度,並深入描述自己為何是這份職缺的不二人選,例如個人特質與公司文化相近、過去某個工作經驗與該職缺所需專業相關等等,甚至你可以告訴人資主管,投遞這份履歷對於你個人的重要性與職涯上的意義,尤其當你只是職場菜鳥而沒有豐富經歷時,你在自薦信中所傳達的動機和熱忱就更為重要。

迷思五:別提到在工作經驗之間的留白時間

職場工作人通常會在履歷上條列出每次工作經驗的時間長度,但若面試官注意到你在某一段時間當中是沒有工作的,他們或許會提出相關疑問,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他們也會期待求職者能給予誠實但有自己想法的回答。你可以選擇使用以下方式進行回覆:我經歷了什麼、我從中學到了什麼、我獲得那些成長,主動或被動性地讓面試官瞭解,即使你在那段時間並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你仍然沒有虛擲光陰,仍然有所成長。

參考出處:Fast Company

預設圖片
職場家編輯
文章: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