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履歷表上不必要的項目,讓你更容易被看見!

編輯/蕭譯婷

許多職場工作人會選擇在過完年後轉換跑道,另謀他職;職場新鮮人也會在畢業季之前就開始準備中英文版的履歷。無論你現在是哪一種類型,在投遞履歷前一定都會針對不同公司的性質稍做修改,或是把自己過去幾年的職場經歷或專業技能再加上去。

但你知道研究發現,人資主管平均只花六秒鐘瀏覽一份履歷嗎?因此,你或許應該把履歷表上對自己最有利的經歷與能力留下,並將不必要的項目刪除,使履歷簡單明瞭而有重點。《Forbes》撰稿人Georgene Huang提出了五點注意事項,幫助你「去蕪存菁」而能更容易被你的伯樂看見!

1. 大學時期的活動或社團經歷

若你並非大學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而在大學時期所參與的活動與社團也對於你所欲申請的這份工作並無關聯或實質幫助時,你就可以選擇把這些枝微末節的部分移至履歷表的最後一段或是刪除。無論你是曾經擔任過社團社長、校內組織幹部或是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若在畢業多年後,你還將這些瑣碎經歷鉅細靡遺地放在履歷表上,可能會給人資主管留下「你在出社會後毫無成就」的印象。

2. 語言能力

你可能非常自豪於自己在大學時期修習了第二外語,並且能夠流利地與母語人士做日常對話,但除非此第二外語能力與你所申請的工作職位有高度相關,例如這份工作時常需要出差至歐洲國家,而你剛好在大學時期曾到歐洲交換,並且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或德語,否則把這項語言能力放在履歷表上也只是占空間罷了。只在履歷表上放重點項目,才能讓人資主管的眼睛為之一亮,並看見你所具有的價值。

3. 獎學金、實習或得獎經歷

如果你是想申請成為一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卻在履歷表放上你曾獲得文學獎的經歷,這可能會讓整份履歷失去重點。同樣地,如果你大學時期是在銀行實習,但現在所希望進入的工作領域卻是科技業,這也不會成為加分項目,甚至在面試時人資主管還會問你:「為什麼會想從金融業跳到科技業上班呢?」反而使你一個頭兩個大。

4. 在履歷上提到人名

專家通常不太建議在履歷表上提到人名,這會顯得求職者是希望藉由他人名聲來自抬身價,除非你的經歷非常傲人,例如曾擔任某位知名執行長的個人助理,或是曾在非常有名的團隊裡工作過。此外,如果人資主管對你在履歷上所提到的名字頗有興趣,並希望能與他們聯繫聊聊你的情況,他們自己會在面試過程時向你詢問他們的聯絡方式,所以你也大可不必在履歷表上特別註明:「若需要聯繫,可提供聯絡方式。」(References available upon request)等字眼,這可有些「司馬昭之心」了!

5. 在履歷表上寫出會暴露你的年齡

有些人資主管可能會有「年齡歧視」,無論是對於職場新鮮人或是中年求職者。因此有些專家甚至會建議中年求職者在面試時,應該盡量帶給面試官年輕有朝氣的形象。若你害怕面臨年齡歧視,在履歷表上就不需暴露太多有關於個人年齡的相關資訊或經驗,包含工作年份等。此外,在某些科技日新月異的產業類別(例如社群行銷),近幾年的工作經驗對於人資主管而言才具有價值,因此你就不需要把其他暴露年齡的資訊也一併寫上了。

參考來源:Forbes

圖片出處:writefromkaren
預設圖片
職場家編輯
文章: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