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林以晨
脫離大學,進到職場之後,就會發現要在職場中脫穎而出,不能只靠一支獨秀,更要仰賴團隊的幫助。整間公司就像一座巨大的機器人,需要每個其中的零件一齊運轉,才能發揮它的效益與功能。人事部門作為企業徵才的第一道把關,變成了公司中頗具重要性的部門,他們決定了哪些人可以進入公司裡,幫助公司這座機器人運轉。
因此,英國暢銷作家 Bernard Marr 在 Linkedin 上介紹了七種職場地雷性格,不只讓人事部門有更多篩選頭緒,更讓所有正在或即將進入職場中的人們,更知道要如何在其中應對進退。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缺乏熱忱時,要他們執著而認真地做好工作實在很難,甚至有可能過沒多久,他們會因為厭倦就跳槽了。當然,也不是要我們一定對整間公司的每一個面向都充滿熱忱,可以是對工作內容感到熱忱,可以是因為要面對的客戶感到熱忱,也可以只是為其種幾個專案感到熱忱。但重點是要對工作有熱忱。
自信與自戀只有一線之隔,的確我們都該為自己的專長與專業感到驕傲,但不是要我們自滿。一個自戀的人,會覺得自己的意見最重要,也會覺得團隊其他人都是錯的,更有可能覺得公司的待遇根本配不起他。自信是好事,但過頭變自戀又不好了。
「你認為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是一個面試中最常出現的問題,而很多人會說:「我想我有點完美主義。」但,完美主義其實對公司來說不是好事,我們確實要細心,更要小心行事。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會咬緊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這還不打緊,更糟的是,完美主義者很有可能因為這些「不完美」的小細節,而在原地躊躇老半天,因此拖延到專案進度,更有可能無法做出重大的抉擇。
在履歷上撒謊,就是全世界其中一樣人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可以生動地說故事,但不是編造出不存在的故事,因為所謂滾雪球的道理,為了圓謊,我們只會在撒出更多謊。古人說:「誠實為上策」,我們不需要為了「現在這個當下」讓自己聽起來很厲害,就先說了個謊,接著「以後」才又要編造更多謊言來遮蓋事實,給自己徒增麻煩。
所謂的時好時壞,就是指在工作上的表現,無法從一而終地好,甚至也無法從一而終地不好,我們很難去預測這次這個人做出來的專案,成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雖然對人事部門來說,要偵測出應徵者是否有時好時壞的工作表現,是一個很困難的任務。不過還是略略有跡可循,如果應徵者的工作經歷都十分短暫,或是經常換工作,這可能就是其中一個警訊。
有些人信奉著「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原則,的確公司應該針對不同人的能力與職位給出相對應的薪水,但是對於沒錢就免談的人來說,他們常常因為自認為薪水過低,所以只做他們自人相對應的工作量,但是到了最後,當專案成果出爐時,又囂張地要攬走不屬於他們的功勞,再繼續控訴公司沒有給出合理的薪資。
不要覺得負面思考只會影響到私人領域,跟公領域完全無關。不,真正長期浸淫在負面思考中的人,永遠都會有可以抱怨的壞事,更糟的是,會因為看什麼都不順眼,將整個團隊拖下水。作為團隊中的一員,就不該讓自己的負面思考來拖垮其他人。
參考來源:Linkedin Pulse